2013年1月25日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可以解決你

標題那句話最早是以前在巴哈洽特看到的某人的簽名檔,來源好像也不可考了,總之是一句還蠻有趣的話。


常遇到一些也許當下無法解決的問題,很多人會採取暴力一點的方法,未嘗不是另外一種解。


物理上的暴力當然是暴力。

那麼具有壓迫性的協定算不算暴力?算吧?

自暴自棄的反應算不算暴力?我想算吧。

眼淚算不算暴力?應該也算吧。



雖然還是一樣,個人很喜歡的錦句都是自己做不到的,不過倒是會變成作用的對象呢。

暴力沒有讓問題解決,但倒是解決我了。

=
不過出處到底是哪啊..







2013年1月19日

六個夢

因為很久沒有一次做六個夢了就順便記錄一下。

其之一。
到了一個奇怪的國家,會說奇怪是因為聽不懂他們的語言,聽起來有點像印歐語系,城市很髒很暗,路邊有個髒髒的小女孩在堆積木,我問她為什麼要在路邊堆積木,她說要堆到跟她身高一樣高才可以離開這裡,然後她就一直堆,可是每次堆一堆就倒了,我貼近看發現那積木有圓的跟三角的,就跟她說這樣是不可能堆高的,她說對啊她已經在這邊堆這種很快就倒的積木四百多年了。

其之二。
參加了不知道是什麼親戚朋友的喜宴。會場是傳統辦桌式的,參加的人有看到堂兄弟姊妹但是也有同事。我在找一個人 ,一直找不到,跑到伙房去問總鋪師,他說可能在隔壁的三合院(還真古老),我過去三合院,其中有一棟是停車場,裡面停了一台銀色的Audi(why),走近一看被車當住的地方有個人,是個小男孩,可是我知道他應該是稍早的小女孩變的,我問他我想找的人在哪,他說那人推倒他的積木後就不見了,而且事實上每次他很努力把圓的跟三角的積木疊得很高的時候都是被她推倒的,接著小男孩的臉有點變形,覺得很恐怖,醒了。

其之三。
一個有很多高架電車軌道的地方,高架軌道環繞穿梭的中間是一個非常大的大樓社區,樓房顏色昏暗但是看板很多,有點像香港的鬧街,設定好像是我到這裡想剪頭髮,可是因為作夢到這邊已經有意識了,所以在夢裡自由地走來走去,看到一隻有著老虎斑紋的狗,還有奇裝異服帶著魚頭套的人走在街上,我想這大概是啥外星人社區吧...
所在的地方很高,我想下去離開這社區卻找不到往下的地方,就走到鐵軌上,想說沿著鐵軌走可以到車站,應該有地方可以下去吧。結果走了很久都沒有看到車站,但是有電車經過,我就跳到旁邊的鐵軌上,又有電車過來,我就跳到支撐高架鐵軌的柱子上,但是因為柱子太粗了抓不穩,就摔下去了,又醒了。

其之四。
夢到之前夢過的場景,松山路走到底的地方不是象山,而是變成一個很奇怪的社區,這已經是第三次夢到這裡了。之前一次白天一次晚上,其實白天晚上的建築樣貌完全不一樣,但我就是知道他們是同一個位置。晚上的這裡有很多燈泡條(聖誕節會用的那種,忘記叫啥)。在這邊的一個大樓門口小廣場找到我要找的人了。於是場景忽然換到南港展覽館,好像有點下雨,我們兩個都穿著雨衣,我忽然把手上拿著的機車鑰匙用力往地上砸,她說,「怎麼了,你想換鑰匙嗎?」我說「其實也還好..」就把鑰匙撿起來繼續走了。

其之五。
在基隆的海邊,天氣很好,不過風很大。想找的那人又忽然出現,問我怎麼沒去上班,原來今天是上班日啊。我就虎爛說家裡有事,她說好那你弄完趕快回公司,我們有事情要討論。我想說明天再討論應該也可以吧就不管她了,可是其實我們應該也不是同事吧。場景忽然移動到金山海邊,走一走遇到了一個不是很想遇到的人,我想避開可是對方一直看著我,我就想走掉,對方又追過來,我只好往上爬上岩壁,不知怎地忽然站在一個海面上相當高的石柱,想說應該沒啥問題了,結果對方出現在我背後,看到她臉上有血,就嚇醒了。
 
其之六。
一個很像P4天鵝絨房間的地方,裡面有三個人,似乎在討論什麼,我不知道這些人講的主題,但是隱約知道她們在爭論什麼才是對的,我覺得很白癡,就說「這是常識吧,有什麼好爭的」,其中有一個人就嗆我說,「你就是最愛爭的那個人」,我說「可是這是人格的問題」(不知道為何會講這句話),對方說,「那又怎樣,你覺得自己很厲害嗎?」然後好像陷入了小學生一般的爭吵,我心想,「啊啊我也加入這三個人的爭吵了啊...到底是在幹嘛啊蠢斃了」,就想走掉,打開房門外面超亮,是聖誕節時的信義商圈,這時才六點多,我想著先去吃飯好了,可是覺得好像去吃飯就會遇到剛剛那幾個人,就在原地猶豫很久,接著有個很萌的小女孩,身高大概到我大腿,往上看著我然後跟我說,「累了就早點睡吧」,我跟她說我已經在睡了啊現在應該是在做夢吧,她說「你不是在作夢啦」。我猶豫一下到底是不是,結果也搞不清楚了。


後記。
一直到早上我爸問我咖啡機要不要開著保溫的時候我都還覺得我應該在做夢,可能因為醒了很多次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醒還是醒了又繼續作夢。很久沒這樣了就是。


=
總是有小女孩小男孩的彷彿我很變態...








2013年1月14日

邏輯性的正確,形而上的謬誤


人心是超強的理由製造機。

面對任何事情都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到可以說服自己的藉口,即使他並不合理也可以合理化。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建立一套相當有邏輯性的說法,這套邏輯絕對是正確的,因為內心想法感覺的事本來就沒有人可以否定。


不過花了很多時間做到一件事之後又觀察分析抽絲剝繭結果發現這件事情其實是錯的,最後把心房剝開之後,發現裡面的血管和血液在吶喊著「你這白癡」。


原本以為的事情似乎變的不是那麼一回事,發現自己非常不想面對真正的理由的時候...又該如何呢...?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可以調適而改善,
如果是他人的問題可以協調而改善,
如果是歷史性的問題又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什麼要那樣做?
為什麼一開始會以為是這樣?

怎麼會這樣?該怎麼辦?


正確的邏輯卻衍生出許多沒有答案的問題,形而上看來不過是個愚蠢的謬誤罷了。




第一次覺得,不要想太多也許比較好。.


=

原來我並不是自卑啊



2013年1月4日

真的不只是個奇幻遇難記~少年pi觀後心得~





看完到現在很多事情跟想法,先講結論的話就是老虎好帥...呃我是說,這部片真的很好看。


先從最粗淺最粗淺的地方來說好了。這部片的畫面,不能說真實、頂尖、精緻,3D效果也不是走酷炫風格一直讓畫面物件跳出來嚇人的那種,但是該有的感覺絕對有。最明顯的就是「水」,泳池、風浪、水中、水面的畫面呈現上這點一定要給予高度評價。
很多有趣味可愛的橋段,色彩繽紛又柔和美麗的畫面,也有暴風雨或動物野性演出之類刺激與驚險的感覺,該做的都做足了,真的很多景象都讓人印象深刻像這樣↓





演員部分,幾乎都是少年Pi的獨腳戲,不要求和遇難前輩的湯姆漢克有一樣的老練演技,但是這位少年Pi(居然不知道演員名字XD),該有的情緒也都表達得很好,尤其是在疑惑和激動兩方面上,而有這兩點便有將劇情張力渲染開來的力道。

音樂也很不錯,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動靜皆宜」,在熟悉的生活圈裡有熱鬧的民族風音樂,在海上的靜瑟與感動時的情境音樂,皆能做到配樂最重要的引人入勝的效果。


講完了不重要(XD)的部分,來說說是重點但是也很難寫的,就是劇情跟演出。



...


.............


........................



............................................


......有夠難寫,從上句話到這句隔了一天,去你的李安...............




 好(好個屁),不管怎樣我要開始了 。



理性、人性、神性、自然、本能,還有將這些貫串起來的不凡經歷與求生意志,讓人看完後...是有點鬱悶的。


說真的,這次有點被片商標題殺人,只看預告的時候會覺得這部片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看完電影之後才知道他不是啥鬼奇幻漂流,是道道地地的「Life of Pi」。


先前只看預告片,以為真的是奇幻漂流的境遇,看了電影之後很慶幸自己一直這樣以為,因此才可以從頭到尾好好體驗這個故事。一開始很快地就提到宗教信仰, 事實上這一直是不太好融入劇情的元素,因為宗教各有世界觀,人們更是各有成見。主角Pi小時候尋求信仰的樣子,看起來是對生命或對世界有疑惑,而覺得都對,都接受。這樣一個多神論者,在遇到困難時,對於選擇自己喜歡的避難所是很方便的。

就好像劇末老Pi對作家說,所以你是信上帝的一樣。人們對於自己不太能接受的需求往往會給予一個舒適的解釋或藉口。老Pi比起小時候還多信了一個猶太教,可以解釋為經歷這段漂流之後,對於內心的恐懼與人性缺口需要更多信仰來彌補。




不同於玩賽車遊戲身體會隨著遊戲內車子轉彎,也不同於看到劇中人物入水會跟著憋氣,個人看電影時,雖然會注意細節但劇情方面通常會盡量放空,如一塊乾海綿一樣一直吸收導演編劇想告訴我們的事。在客觀欣賞電影的同時更盡量主觀地去體會其中的好壞與意義。

而在看少年pi的時候,這種作法反而不禁讓人去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怎麼做,怎麼想呢?



本片最耐人尋味的部分,自然是兩個截然不同但可以互相映射的故事。


導演李安花了絕大部分的篇幅,在描寫這段漂流記有多奇幻,有美麗的景象也有恐怖的食人島,反之,莫名其妙地忽然用了極簡的方式敘述了第二個故事。甚至溫馨地像次世代遊戲新手教學般地透過作家之口把對應的角色告訴觀眾。


是的,講到這應該看得出來,個人偏向第二個故事才是真的。嚴格說起來,該說是比較接近真的,因為個人覺得可能還隱藏了一些事。

不是說不可能跟個孟加拉虎共存在難船上還獲救,而是李安很明顯把一些地方做得太奇怪。奇怪到彷彿是要讓觀眾發現什麼一樣。

第一,花了絕大部分的篇幅和各種炫目的景象描寫了第一個故事。但是第二個故事卻只是刻意用全白背景加上口述而已。如果一個人要說謊,他會花很多時間在編織謊言(奇幻景象),而若要告知真相只需要最簡單的敘述(白色背景+口述)就夠了。保險專員聽完第一個故事時,Pi的情緒很平靜,彷彿講述了一個準備很久的故事一樣。而保險專員不相信第一個故事,要Pi講真話的時候,Pi講了第二個故事,在觀眾以為應該只是隨便編織一個可以領保險金的故事快速帶過的時候,Pi在簡單的背景加上口述,卻越講越激動而流淚,讓李組長...讓觀眾覺得事情絕對不單純。

第二,一路看下來,劇中很多比喻或是伏線。
父親代表理性面,覺得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所以讓他看動物奇觀老虎吃羊,小Pi才知道這是動物本能也是世界的真理,而當然人也是動物。
母親代表精神面,給予信仰上的觀念,本身也代表著印度教的宗教觀。

明顯提出的動物與人的對應,李安怕觀眾沒看出來還特地讓作家發問。
對,問完之後,作家選擇相信第一個,而Pi說「所以你相信上帝」。這裡出現了一點矛盾,要敘述這矛盾我要先講個前提。

Pi能夠活下來靠的是什麼?個人覺得是理性+信仰而成的求生意志。
第一個故事中,原本吃素的Pi在海上殺了魚,並且感謝毘濕奴。表面上是透過宗教信仰感謝上天給予食物,但這樣子的過程實際上應該是給予自己跨越各種心理障礙的勇氣。
第二個故事中,Pi吃的是廚子?水手?先不論他實際上吃的是魚還是人,但在我看來實際上是因為不吃會死,並且透過信仰讓自己接受這種事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避難所效果。也就是理性 -> 信仰的過程,這正是父親在餐桌上說過的。而對少年Pi或老Pi來說,經過理性思考的他,選擇了讓自己有很多避難所的信仰方式。

而在這個前提之下,Pi對作家說「所以你相信上帝」的用意不言而喻。

第三,兩個地方很奇怪,一個是食人島這奇怪的島。一個是第二個故事中,廚子把Pi的母親殺死之後丟到水裡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奇怪。

根據第二個故事廚子把母親殺死之後,Pi把廚子殺死,但是這中間說因為廚子已經吃了水手,最大的心理障礙(吃人)已經克服了,而把遇難可能的糧食(Pi母親..)丟掉是很不合理的事。Pi在敘述這故事的時候,刻意隱瞞的事實就是把廚子殺死之後剩下自己一個活人時,對母親做的事。

到達食人島之前,Pi已經有過幾次特別的境遇,第一次殺魚和藉由魚肉馴服老虎,叫老虎出來看暴風雨中的閃電、天使光。如同作家提示觀眾的,老虎是Pi的投射的話。這些橋段都有了更上一層的意義。殺魚不只是殺生及吃肉的初體驗,馴服老虎的過程也是自己的人性和求生意志同化的過程。上島之前,遇到了暴風雨,更是心中的人性對這種情境和自己的信仰有強烈疑惑的象徵。

所謂的情境和疑惑,也就是讓我看完想完之後最鬱悶的地方,我就直說吧,Pi隱瞞的事或許就是Pi吃了自己的母親。殺魚的部分感謝了毘濕奴,而教導Pi毘濕奴宗教觀的正是Pi的母親,在螢光魚群的幻象中出現的也是母親的臉。
而食人島這古怪到不行的地方更是讓人確定這件事,遠景拉了一個女人的形體,而在本片中最重要的女人無非是Pi的母親....
再加上狐獴(學名:Suricata suricatta) 也叫沼狸、細尾獴、貓鼬,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獴的一種,居住在南非的喀拉哈里沙漠(from wiki),最好會出現在奇怪的小島上,而且還刻意營造好幾次彷彿蛆一般蠕動的場面。
整個都很奇怪的情況之下,仍可以看到Pi貪婪地進食著,放似地游泳、喝水,老虎也見獴就咬,此時也是Pi跟老虎最和諧的時候,可見人性的部分已經在暈倒飄到食人島的時候崩壞了,剩下的就是求生意志而已。但是後來在看到樹上的蓮花內的牙齒後(很明顯蓮花象徵母親),驚覺不能這樣完全失去人性,於是離開繼續求生。


總之個人覺得,當作純粹的奇幻漂流境遇故事看也沒什麼不好,當作為求生存捨棄部分人性的故事也沒什麼不好,但也可能這隱藏的第三個故事才是這部片真正的故事吧。


再來講講信仰方面,對於這塊的想法是,有信仰是好事,個人不是無神論者,但不是完全相信人為的戒律和規定,所以偏向「相信什麼但是不一定要是具體的什麼」。

可能因為思想比較開放自由的關係,也不喜歡只相信一種事物,所以對於小Pi什麼都想信信看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候會想到,宗教信仰產生的原因有部分不外乎是疑惑,對於世界、生命的意義、命運安排這些事情的疑惑。
沒有人可以規定其他人一定要做什麼,也沒有人隨時隨地知道自己一定該做什麼。但是擁有信仰的人,把信仰放在精神層面的話,面對疑惑的時候或許可以快速地從信仰中找到解決的途徑吧。少年Pi面對困境時,從自己的多神信仰中獲得了救助,質疑了命運,最後安撫了心靈,如果沒有信仰,很難面對困境或是艱難的選擇。神會給予人們試煉或救助,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心靈支持,在我看來相信本身就是力量,或是相信一個存在而獲得力量,只是觀點或說法的不同罷了。(個人觀點,勿戰)



少年Pi獲救的時候,有段大概是因為缺水而流不出眼淚的乾哭,雖然沒有眼淚但是哭的很悽慘。個人覺得李安鋪陳了大半部戲就是在鋪陳這段。Pi本人說雖然因為回到人類社會很高興而落淚,但對老虎頭也不回地走掉也很失落,因為讓他活下來的最大原因可能是這種本能吧,對於讓自己活下來的事物又哪有那麼容易捨棄呢。我們對於成就自己的各種事物不也是這樣嗎?

Pi的父親和母親的教導,是理性思考也好,宗教信仰也好,成了思維的父親和成了心靈(及血肉)的母親,正是讓Pi的以生存的最大原因吧。




或許這部片真正敘述的是一段撼動心靈的悲劇,但他也成就了現在的Pi,更足以讓我們深思。

Life of Pi,真的不只是個奇幻遇難記而已。


李安用了很多明顯的方式給予觀眾資訊,食人島的詭異和遠景外型,你一定是口渴了的「You must be thirsty」和老虎獵人「Thirsty」的暗示,劇末作家的角色投射,故事的不合理性(香蕉不會飄),故事的篇幅、華麗度的差異等。用這些幾乎快把觀眾當智障的方式,為的就是讓大家可以多方面思考。


信從宗教信仰?相信科學判斷?相信理性、人性、獸性、求生意志、本能?


我相信一為全,全為一,人類的發展不是只靠一種事物,

所以我的答案是「觀察,理解,兼容並蓄」。



就好像格林童話有黑暗面看法一樣,故事有好事有壞事,其所寓之事也有好有壞。每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解讀別人的敘述的方式都不同。

理性如此,讓我認為是第三個故事,但是我更喜歡也寧願相信是一,即使他是個單純的奇幻漂流片,但卻也不需要面對人性的黑暗或恐懼面,現實生活中已經太多煩心的事了,不是嗎?


Pi在劇末對作家說了,現在這故事是你的了。


這句話肯定也是對我們說的吧。




=
有夠好看,但是有夠難寫的.....